导言:黄柏苦寒沉降,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力强,现代实验研究证明其有抗菌、抗心律失常、降压、调节免疫、降尿酸的作用。在此还要强调一下“川黄柏”与“关黄柏”之分,《中国药典》~年版均将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(川黄柏)和黄檗(关黄柏)的干燥树皮作“黄柏”收载,但《中国药典》版一部开始,便将两者分开,以“黄柏”“关黄柏”单列。因此之后我们再说“黄柏”,就特指的是川黄柏。
//////////
药用黄柏《蜀本草》:“(黄柏)出房、商、合等州山谷中,以蜀中者为佳。”《傅青主女科》:“黄柏、山药、车前子、芡实、白果。治下焦湿热,白浊带下。”
黄柏苦寒沉降,长于清泻下焦湿热。治湿热下注之带下黄浊臭秽,常用黄柏配伍芡实、车前子等药;治湿热下注膀胱,小便短赤热痛,常配萆薢、茯苓、车前子等药用。黄疸又善除大肠湿热,治泻痢,常配白头翁、黄连、秦皮等药;若配栀子用,可治湿热郁蒸之黄疸。黄柏还长于清相火,退虚热,常与知母相须为用,可配熟地黄、山茱萸等滋阴降火药同用。
黄柏能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,用治疮疡肿毒,内服外用均可,可配黄芩、黄连、栀子煎服或配大黄研为末,醋调外搽;治湿疹瘙痒,可配伍荆芥、苦参、白鲜皮等煎服;亦可配煅石膏等份为末,外撒或油调搽患处。
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.黄柏《神农本草经》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。习称“川黄柏”。剥取树皮后,除去粗皮,晒干。
川黄柏。
味苦,性寒。
归肾、膀胱经。
清热燥湿,泻火除蒸,解毒疗疮。用于湿热泻痢、黄疸尿赤、带下阴痒、热淋涩痛、脚气痿躄、骨蒸劳热、盗汗、遗精、疮疡肿毒、湿疹湿疮。盐黄柏滋阴降火。用于阴虚火旺、盗汗骨蒸。
黄柏苦寒伤胃,脾胃虚寒者忌用。
3~12g。外用适量。
食膳与实际应用黄柏以皮厚、断面色黄,嚼之有黏性者为佳。
黄柏验方冰黄膏
治疗耳部湿疹
黄柏30g、冰片5g,研成细末,用医用凡士林适量把调成药膏备用。
冰黄膏用到两味药,一个是黄柏,一个是冰片。使用时先将耳部的湿疹用消毒干棉球擦拭干净,然后将药膏涂在创面上即可,不需要包扎。每日换药2次,如果耳部的湿疹渗出液比较多,可以换药3次。这个方子中,黄柏味苦、性寒,具有清热燥湿、泻火除蒸、解毒疗疮的功效。其实耳部的湿疹在皮肤病上属于疮的一种,用具有清热燥湿、解毒疗疮功效的黄柏就非常合适了。冰片具有开窍醒神、清热止痛的作用。所以把黄柏和冰片这两味药配在一起做成的冰黄膏,对于耳部的湿疹治疗效果非常好。
养生正道
版权声明
本文选自《一起发现中医之效:祁营洲家庭小妙招讲记》,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,由祁营洲◎著,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膏药图片作者:HoHyou
mihodango,其他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的版权图片,请勿盗图。注:本文转载自网络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,仅供读者参考,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。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。如有侵权,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,谢谢!
后语:希望大家阅读后在右下方“在看”处点个赞,以示鼓励!坚持是一种信仰,专注是一种态度!感谢!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