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根茎。
0别名苦椿菜。
03植物形态草本状灌木。株高0~40厘米。木质茎短或呈匍匐状。小枝直伸或微曲,对生或轮生,直径约毫米,中部节间长.5~5厘米。叶裂,裂片锐三角形,先端急尖,占叶鞘的1/3~/3.雄球花常成复穗状花序,具4对苞片,雄蕊7~8,花丝结合或顶端微分离。雌球花单生枝顶或老枝叶腋,有4对苞片,最上1对合生部分占1/以上,雌花。雌球花熟时肉质红色,长圆状卵球形或球形,长约8毫米,种子粒,种子三角状卵球形,长5~6毫米。花期5~6月,8~9月种子成熟。
04产地分布生于砂质干燥地。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、宁夏、甘肃、新疆等。
05采收加工秋末采挖,除去残茎、须根和泥沙,干燥。
06药材性状呈圆柱形,略弯曲,长8~5厘米,直径0.5~1.5厘米。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,有纵皱纹和支根痕。外皮粗糙,易成片状剥落。根茎具节,节间长0.7~厘米,表面有横长突起的皮孔。体轻,质硬而脆,断面皮部黄白色,木部淡黄色或黄色,射线放射状,中心有髓。气微,味微苦。
07性味归经性平,味甘、涩。归肺经、心经。
08功效与作用固表止汗。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表止汗药。
09临床应用用量3~9克。水煎服,外用适量,研粉撒扑。用治自汗,盗汗。
10药理研究具有降压、止汗的作用。
11化学成分含麻黄碱A、B、C、D,阿魏酰组胺,麻黄根素A,麻黄双酮A、B、C、D,酪氨酸甜菜碱等。
1使用禁忌有表邪者忌服。
13配伍药方①治虚汗无度:麻黄根、黄芪等分。为末,飞面糊,做丸梧桐子大。每用浮麦汤下百丸,以止为度。(《谈野翁试验方》)
②治虚劳盗汗不止:麻黄根(锉)、牡蛎(煅)、黄芪(锉)等分。上三味,粗捣筛。每服9克,水一盏,葱白三寸,同煎至半盏,去滓温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麻黄根汤)
③治盗汗:麻黄根0.9克,故败扇(烧屑)0.3克,凡二物,治筛,以乳服0.9克,大人方寸匕,日三。(《医心方》引《范汪方》麻黄散)
④治产后虚汗不止:当归(锉,微炒)30克,麻黄根60克,黄芪(锉)30克。上药捣粗,罗为散。每服1克,以水一中盏,煎至六分,去滓,不计时候温服。(《圣惠方》麻黄根散)
⑤治脚汗:麻黄根30%,牡蛎30%,乌洛托品15%,滑石粉5%。上药共研末,用适量撒在脚上即可。一般能保持10~15天脚不出汗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
推荐阅读:
无花果!菝葜!续断!川楝子!藕节!白扁豆!马蔺子!薤白!龙眼肉!山楂!刀豆!巴豆!女贞子!藁本!牛蒡子!山茱萸!漏芦!车前子!大腹皮!绵萆薢!五味子!马兜铃!紫草!木蝴蝶!糯稻根!雷公藤!无患子!藜芦!紫苑!天仙子!1、本号资料来源于网络,收录仅出于学习、研究目的,如有侵犯版权,请发站内短信告知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。、本号收录的所有偏方、土方、古方、药方、验方等一切涉及治疗的方案仅供研究,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,请勿盲目照搬。本号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责任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