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虱,中药名。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abrotanoidesL.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别名:鹄虱、鬼虱、北鹤虱
入药部位: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性味:苦、辛,平。
归经:归脾、胃经。
用法用量:3~9g。
功效:杀虫消积。
鹤虱的作用主治:用于蛔虫病,蛲虫病,绦虫病,虫积腹痛,小儿疳积。
临床应用:治蛔虫、蛲虫、绦虫。但单用效力不大,需配使君子、槟榔、雷丸等药,方如化虫汤。治钩虫效果也较好。
相关论述:1、《新修本草》:主蛔、蛲虫,用之为散,以肥肉汁,服方寸匕。亦丸散中用。生西戎。
2、《本经逢原》:鹤虱入厥阴肝经,善调逆气,能治一身痰凝气滞,杀虫方中最要药。
相关配伍:1、《千金方》:单用本品十两,捣筛为蜜丸,梧桐子大,以蜜汤空腹吞四十丸,日增至五十丸,治蛔虫腹痛。
2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安虫散:治疗虫痛发作有时,口吐清水,可与楝实、白矾、槟榔等同用。
3、《和剂局方》化虫丸:治虫积所致四肢赢困、面色青黄、饮食虽进、不生肌肤等,可与槟榔、苦楝皮等同用。
使用禁忌孕妇慎用。
长按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mianbaxie.com/mbjxz/64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