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了医联体试点,这是优化配置现有医疗资源的一个重要方式,而要将分级诊疗真正落地,核心还是在于提升基层医疗资源配置。医院就大胆尝试,把部分中心城区医疗资源剥离,以增强社区医疗服务能力。一起到安徽去看一下。
在安医院,一进大门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健康小屋。小屋里的叔叔大爷们正在自己给自己量血压。
患者:嘘,别说话。这个量血压的时候不能说话,否则不准确。
老大爷说,这个健康小屋专门服务像他们这样的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。医院检查,哪怕只是测个血压心率拿个药,排几个小时长队也是常有的事,不过现在有了健康小屋和专门的家庭医生,他们再不用大费周折了。患者:以前我来不方便,都是刘医生直接到我家去的。那比我女儿照顾得还要好。
医生:我没你说得那么好,没有那么好。
从年起,医院医院的合作,把只需要基础检查和定期取药的慢病患者直接分流到基层,由家庭医生直接管理。几年下来,医院门诊量大增,大医院则因为分流了病人,极大提高了现有的诊疗效率。
年,国家卫计委以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切入点,大力推进分级诊疗,为患者提供预防、治疗、护理等连续性医疗服务,逐步落实急慢分治。
目前,全国超过一半的县开展了基层首诊试点,县域内就诊率达80%以上。卫计委计划,到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。
商业保险做突破市场之手能否激发活力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,对现有医疗存量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一个重要手段,但同时做增量也很重要。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,医院增长迅猛,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一直以来态度谨慎的商业保险也借助医院的发展,加大了拓展医疗市场的力度。
在广医院,记者见到了刚生完宝宝不久的温女士,医院办理报销。她的孩子刚出生就得了呼吸窘迫综合症、新生儿肺炎等几种疾病,治疗花了多元,还医院花元买了份商业保险,如今,社保报销多,商业保险又给她报了多,压力减轻了不少。温女士:当时买保险的时候有想到会用上吗?肯定就没想,不希望用到。但是现在用到了也很安心。因为这个赔付的手续很方便,而且很快就会赔付到我账上。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商业险,但是给我的印象非常好。
商业保险,一直被认为是民众医疗保障的组成部分,所有大的保险机构都有相应险种,但长期以来,受以药养医的收入模式影响,保险机构因为担心遭遇骗保,普遍不愿拓展这一业务。
而医院盈利并不依靠多开药,这为保险的进入提供了可能。医院就是在年,开始与商业保险展开合作的。医院医院改制而来,保留了国家医保报销资格,对患者来说,也就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。
记者:医院还是医院吗?
患者:不会在乎。
记者: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?
患者:就看惯了这里,一般就在这里看,离家比较近,医院。广东省医院院长谢大志:再把我们的商业保险,怎么来弥补基本保险的不足。
数据显示,截至年11月底,医院数量达到2.9万个,医院个,医院个,与上年同期相比,一年时间医院增加了个。
医院,缺少医保一直是其竞争力的弱项,但商业保险逐渐进入,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短板。据了解,当前卫计委也在积极推进大病保险、基本医保、商业保险等保障制度间的有效衔接,计划将更多医院也纳入基本医保的范围。
两会财经观察:代表委员热议
其实医改是个系统工程,想要最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来听听代表委员们的建言。
全国医院院长许戈良:我认为横向要打通,因为医共体是形成一个共同体。如果是两个相邻的形成两个共同体,那就是两个孤岛。医共体在起步阶段是很好的,但是随着逐渐深入,这种孤岛现象一定要防范。要把它横向打通,变成一片。
全国人大医院院长刘君:我想在基层卫生的强基过程中,要多管齐下,多个部门共同努力,不管是编制还是卫生还是其它的部门,能够使我们基层有医生,这也有利于我们分级医疗的推行。基层卫生强,分级诊疗就能推广得非常好。如果机械性地行政性地挡是挡不住的。
复星医药郭广昌:民进办医大家担心的问题它是不是会高收费,我觉得应该跟保险相结合。从国际上来说,要让国家把老百姓的生病健康全部包下来,这个是做不到的,现在要穿底了。必须要在支付端要多元化。
第二个政府在保障基本医疗的时候,这个支付方式我觉得也可以多重性。
如果它能把支付这块直接给病人,给病人后,你这样一个生病就是这么多钱,他就会有一个选择权,他可以用脚投票,我到哪里去看病。这样让整个社会更有效率,让国家有限的医保支出更有效率。
你会喜欢?最新!部长回应税收、环保等八大热点!你关心的都在这...
?万万没想到,一根橡皮筋还能做这么多事!
来源:央视财经(ID:cctvyscj)
本文编辑:姜美羊
对此,你怎么看?↓↓↓欢迎分享和点赞~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