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、痛风,
都是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,
历史上最有名的糖尿病患者,
就要数唐朝大军阀安禄山了,
而痛风,则就更多了,
痛风在古代被誉为“帝王痛”,
很多王公贵族,名人志士,
都备受痛风的折磨,
譬如,关羽。
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
关羽是一个立马横刀,
威猛无比的形象,
只是,
关二爷竟也是一位痛风的汉子!
《三国演义》写到:(关羽)忽见一猪,其大如牛,浑身黑色,奔入帐中,径咬云长之足。云长大怒,急拔剑斩之,声如裂帛。霎然惊觉,乃是一梦。便觉左足隐隐疼痛......
夜间足痛,是痛风急性发作的典型症状!关二爷鏖战沙场,英雄气概,绝非沉迷享乐的人,为何也会患上如此疾病呢?细细盘点,我们不难发现,原因可能有二:
关羽的身高体重
关羽身高九尺,换算成现在单位应该在cm。体重方面虽然没有记载,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部分细节进行推测。
曹操见关羽所骑之马很瘦,问其原因,关羽回答自己的身体很重所以马是“不堪其力”因而变瘦。
一匹战马负重约在公斤,去掉铠甲等装备,关二爷体重保守估计在公斤,BMI为30.9kg/㎡,这属于妥妥的BMI超标,处于肥胖范围,而肥胖则是痛风众所周知的痛风危险因素。
另外,关二爷喜欢练武,足部的第一跖趾关节要支撑这么大的身高和体重,和正常人群相比更容易受伤,这也是痛风的诱发因素之一。
关羽的饮食习惯
由关公温酒斩华雄以及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刘关张三人等细节,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军营生活,酒肉很普遍。
现在科研则给予了我们更清晰的理论支持:酒精会促进尿酸的生成,在肝脏的代谢还会加剧尿酸结晶的形成。饮酒的时候常常伴食含有丰富嘌呤的食物,酒可以加快嘌呤的代谢,阻碍尿酸的排泄,诱发体内血尿酸水平增高,进而诱发痛风。
从关羽的体重、生活习惯以及“夜间足痛”这一典型症状来看,关羽患有痛风几率较大。痛风号称“痛中之王”,发作起来叫一个生不如死,吃止痛药也难以缓解,哪怕是关二爷这样威武的汉子,痛风一旦出现只怕是觉得痛得要疯了一样!
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优势
西医对痛风通常采用苯溴马隆、非布司他、别嘌醇以及非甾体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,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的皮肤、肝肾及胃肠道不良反应,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。
对比之下,中医学历来强调重视疾病的防治,并从饮食及生活方式上进行干预,如减少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、禁酒、适度运动、减轻体质量等,相对现代医学治疗痛风病的药物作用靶点的单一性,中医药治疗痛风病具有作用靶点广泛、安全性高的优势。
中医药治疗痛风急性期
痛风急性期的核心证候为湿热蕴结证,临床表现以关节红肿热痛、关节痛剧骤发为主症,以关节活动不利、发热、心烦为次症,舌质红、苔黄腻或黄厚,脉弦滑或滑数。
急性期治法以清热除湿、活血通络为主,方剂可选择四妙散(《成方便读》)、当归拈痛汤(《医学启源》)、竹叶石膏汤(《伤寒论》)加减治疗。
可选中药包括黄柏、苍术、薏苡仁、川牛膝、土茯苓、绵萆薢、防己、生石膏、车前草、威灵仙、泽泻、猪苓、山慈菇、虎杖、秦艽、秦皮、忍冬藤、金钱草、僵蚕、蜂房、当归、赤芍、牡丹皮、茵陈。
中医药治疗痛风慢性期
慢性期主见痰瘀痹阻证、脾虚湿热证、脾肾亏虚证三大证候。
痰瘀痹阻证以化痰散结、活血通络为治法。方剂可选择上中下通用痛风方(《丹溪心法》)、双合汤(《万病回春》)加减治疗。痛风石为痰瘀痹阻、聚而成形的痰核、结节,宜化痰祛瘀、软坚散结,可在辨证处方基础上加用胆南星、皂角刺、白芥子、半夏、陈皮、土贝母、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、僵蚕等。
脾虚湿热证以益气健脾、清热利湿为治法。方剂可选择升阳益胃汤(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合宣痹汤(《温病条辨》)、防己黄芪汤(《金匮要略》)合四妙丸(《成方便读》)加减治疗。
脾肾亏虚证以健脾益肾、燥湿化浊为治法。方剂可选择四君子汤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合金匮肾气丸(《金匮要略》)、独活寄生汤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合二陈汤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加减治疗。
更多阅读:
一夜七次?一次两小时?这些“知识雷区”一碰就炸!以形补形!弥天大谎还要害多少人!本期推送就到这里
如果喜欢这期的内容
欢迎分享给更多人看吧
如果有健康方面的问题
欢迎留言咨询哦~
订阅号
服务号
医院
-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mianbaxie.com/mbjpz/112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