呕吐,是一个症状,由于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而引起的病证。本病的主要原因是感受风寒、暑湿、及秽浊邪气,内伤七情,以及饮食不节,劳倦过度,或脾胃虚弱,中阳不足,引起胃气上逆,从而发生呕吐。
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呕吐、脘胀厌食、嗳气吞酸,或呕吐清水,痰涎。也有呕吐反复发作,有的食后即吐,有的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严重的见倒食物即欲呕吐,时重时轻。这与患者的情绪改变和身体虚弱有很大关系。一旦发生呕吐,必须及时进行治疗,否则病情恶化,身体透支而难以治疗。
1、贴脐法:
骤然呕吐清涎,嗳气吞酸,脘胀食少。
吴茱萸15克,生姜汁半盏。
将吴茱萸研为细面,备用。
取吴茱萸药粉3~5克,与姜汁调制成膏,敷于脐上,胶布贴之。每日换药1次。
敷的同时,再用艾灸之,效果更佳。
略。
2、贴脐法:
反复呕吐不止,不能进食,若进食,则呕吐挟杂食物。
雄黄30克;五倍子30克;枯矾15克;葱头5个;肉桂3克;麝香0.3克。
诸药共研细末,过筛,密封储藏备用。
取药末15克,与黄酒、姜汁适量调匀制成药饼,敷于脐上,纱布覆盖,胶布固定。每天换药1次,若再用热水袋熨之,其效果尤佳。
如无麝香者,可用公丁香代替。
3、填脐法:
胃热呕吐,嗳气,泛吐酸水,或呕吐秽浊之气,口臭难闻,食则呕吐频作。
大黄、丁香、甘草各适量。
三味混合共研细末。
取药末10~15克,填入脐内。胶布贴上。每天换药1次,贴至病愈。
4、贴脐法:
反胃呕吐。
丁香5克胡椒5克酒曲3克,生姜汁适量。
上药共研细末,加姜汁调制成膏。
取药膏加黄酒适量炒热,贴于脐上,纱布覆盖,胶布固定。每日换药1次。
用药期间忌食生冷、辛辣及酸品食物。
呃逆,是以气逆上冲,喉间呃呃连声,声短而频,令人不自主的一种病证。中医认为,本病的发作多因饮食不节,过食生冷,情志抑郁,肝气犯胃,正气虚弱,中气亏损,胃阴不足,或肾气不纳,命门火衰等因素,均可导致胃失和降,肾不纳气,而气逆上冲,动膈而作呃连声。
呃逆之证,有轻重之分,还有寒热、虚实之辨。呃逆轻者,多偶发作,常可自行消失。重证为呃逆日久,持续不断,如果在急慢性疾病的严重阶段发生呃逆不止时,则为危笃的预兆,预后多不良。
1、贴脐法:
寒呃,呃声沉缓,遇寒呃甚,面色苍白,四肢欠温。
丁香、附子、干姜、木香、羌活、茴香各等量,食盐。半斤。
上药除食盐外,共研细末,过筛收藏。
取药末30克,撒于8平方厘米胶布中间,敷于脐上,外铺薄布一块,然后把食盐炒热,装袋扎紧,放在脐上反复熨之,每天1~2次。
用药期间忌食生冷、辛辣及酸食物。
2、敷脐法:
呃逆日久,或病后呃逆不止,呃声短而频繁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
丁香、沉香、吴茱萸各15克;姜汁、蜂蜜各15毫升。
将二味混合研末,加姜汁、蜂蜜调匀制膏。
取药膏敷于脐上,纱布覆盖,胶布固定。每天换药1次。
略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mianbaxie.com/mbjxz/114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