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左,年逾六旬,始患血淋,继之沥浊,溺管刺痛,溲前及溲后皆然,步履则气从下陷,切脉沉滑无力,右关尺渐数,舌苔满腻而白。此心肾两亏,清气不升,湿热下渗为浊也,与壮年及初淋者大相径庭。大生地(秋石炒)、炙紫菀、当归、甘草梢、川萆薢、菟丝子、泽泻、川黄柏、潼沙苑、怀牛膝、龙须草。另补中益气丸。
乾麟按:
导赤散出于《小儿药证直诀》一书,由生地、木通、甘草梢组成,主治心移热于小肠之小便赤涩刺痛,效果显著。近代由于木通可致肾损害而弃之。阅贺季衡氏治淋浊证,习用生地、萆薢、甘草梢治之,去萆薢替代木通。考萆薢味苦性平,《本草纲目》谓其“治白浊,茎中痛”,然历代医家论其功效尚不统一,或谓通淋证,或谓治失溺。笔者认同《本草正义》一说“萆薢,性能流通脉络而利筋骨,入药用根,则沉坠下降,故主治下焦,虽微苦能泄,而质轻气清,色味皆淡,则清热理湿,多入气分,少入血分。”
张毅:
木通有不良报道用药时顾虑重重,今天学习到了用萆薢代替,大赞。
刘爱华:
学习了想问各位老师通草代木通可以吗?
颜新:
爱华?木通别名通草。刘爱华:
颜新?谢谢老师。医院里目前已经屏蔽有毒中药剩下的都安全可用颜新:
其实用3克没事但现在为了安全也有其他药好用木通就不用了。
曹振东:
古书通草即木通
颜新?太牛了。张守刚:
颜新?请教老师,案中紫菀一药配伍有何深义。颜新:
张守刚?问得好你说呢?张守刚:
我搬到了一份记录:《药品化义》:紫菀,味甘而带苦,性凉而体润,恰合肺部血分。主治肺焦叶举,久嗽痰中带血,及肺痿,痰喘,消渴,使肺窍有清凉沛泽之功。用入肝经,凡劳热不足,肝之表病也;蓄热结气,肝之里病也;吐血衄血,肝之逆上也;便血溺血,肝之妄下也;无不奏效。因其体润,善能滋肾,盖肾主二便,以此润大便燥结,利小便短赤,开发阴阳,宣通壅滞,大有神功。同生地、麦冬入心,宁神养血。同丹皮、赤芍入胃,清热凉血。其桑皮为肺中气药,紫菀为肺中血药,宜分别用。
以前从未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mianbaxie.com/mbjxz/6623.html